牛仔面料洗水方法
普洗即普通洗滌,只不過將我們平日所熟悉的洗滌改為機械化而已,其水溫在60°-90°C 左右,加一定的洗滌劑,經過15分鐘的左右普通洗滌后,過清水加柔軟劑即可,使織物更柔軟、舒適,在視覺上更自然更干凈。通常根據洗滌時間的長短和化學藥品的用量多少,普洗又可以分為輕普洗、普洗、重普洗。
2、石洗 / 石磨(STONEWASH)
石洗即在洗水中加入一定大小的浮石,使浮石與衣服打磨,打磨缸內的水位以衣物完全浸透的低水位進行,以使得浮石能很好地與衣物接觸。在石磨前可進行普洗或漂洗,也可在石磨后進行漂洗。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,可以采用黃石、白石、AAA石、人造石、膠球等進行洗滌,以達到不同的洗水效果,洗后布面呈現灰蒙、陳舊的感覺,衣物有輕微至重度破損。
3、酵素洗(ENZYME WASH)
酵素就像酶一樣,可以用于降解棉纖維中的纖維素。由于牛仔布的色彩實際上是附著在紗線的外層,經過酵素洗水,就可以將纖維和附著其上的靛藍染料一起洗掉。當獲得所要的色彩后,通過改變水的堿度或升高水溫,即可停止酵素洗水。經過酵素水洗的牛仔布色澤均勻,手感柔軟適用于家紡和服裝。
6、漂洗(BLEACH WASH)
漂洗可分為氧漂和氯漂。氧漂是利用雙氧水在一定PH值及溫度下的氧化作用來破壞染料結構,從而達到褪色,增白的目的,一般漂布面會略微泛紅。氯漂是利用次氯酸鈉的氧化作用來破壞染料結構,從而達到褪色的目的。氯漂的褪色效果粗獷,多用于靛蘭牛仔布的漂洗。漂白對板后,應以海波對水中及衣物殘余氯進行中和,使漂白停止,漂白后再進行石磨,則稱為石漂洗(BLEACH STONE WASH)。
7、破壞洗(DESTROY WASH)
成衣經過浮石打磨及助劑處理后,在某些部位(骨位、領角等)產生一定程度的破損,洗后衣物會有較為明顯的殘舊效果。
8、雪花洗(SNOW WASH)
9、貓須(MOUSTACHE EFFECT)
就是WHISKER,不過WHISKER的說法專業一些。貓須就是手砂(手擦,HAND BRUSH)的一種,它只不過磨成貓須的形狀而已。
貓須,是工藝中最常見的也最復雜的工序,可分為普通貓須、立體貓須、手縫貓須、馬騮貓須、手抓貓須和樹脂貓須等等,其中前幾種為常規貓須,而最后的樹脂貓須,就是真立體貓須
10、噴沙又叫打沙(SPRAY STONE WASH / SANDBLAST)
是用專用設備(形象點講就是一種電動的大型牙刷,只不過是滾筒型的)在布料上打磨,通常有一個充氣模型配合。
11、噴馬騮(MONKEY WASH)
噴馬騮就是用噴槍把高錳酸鉀溶液按設計要求噴到服裝上,發生化學反應使布料退色。用高錳酸鉀的濃度和噴射量來控制退色的程度。從效果上分的話,噴馬騮退色均勻,表層里層都有退色,而且可以達到很強的退色效果。而噴沙只是在表層有退色,可以看到纖維的物理損傷。它和噴沙本質的區別就是前者為化學作用,后者則為物理作用。
12、碧紋洗(Pigment wash / pigment dyedwash)
也叫“單面涂層 / 涂料染色”,意思是說此洗水方法是專為經過涂料染色的服裝而設的,其作用是鞏固原來的艷麗色澤及增加手感的軟度。